有60-70%的癫痫患者可在治疗后不再出现癫痫发作,其中大部分是在接受第一种抗癫痫药物(AED)之后就能达到无发作。如果首药治疗失败,临床医师将会和患者讨论可能的总体预后情况,并决定下一步治疗干预措施。目前,与首药治疗失败后癫痫患者的可能结局相关的证据非常有限。
根据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关于难治性癫痫的分类,已有一些研究试图找出药物抵抗相关的风险因素;但是,这些研究无法提供能简单适用于某一特定患者个体或满足某一相似患者群体需求的疗效估计值。
目前正在进行或已完成的若干临床研究建立(或包含)的癫痫患者数据模型中,罕有预后模型。这些研究包括:全国癫痫综合实践调查(NGPSE)、MRC抗痫药物停药研究、早期癫痫和单次痫性发作多中心研究(MSEESS)、标准和新型抗痫药物试验(SANAD)(建立了局灶性和全面性癫痫患者数据模型)。
SANAD研究项目A纳入了1721名患者(89%为局灶性癫痫),并将其随机分成卡马西平、加巴喷丁、拉莫三嗪、托吡酯和奥卡西平治疗组;项目B纳入了716名患者(66%为全面性癫痫,27%为未分类),并将其随机分成拉莫三嗪、托吡酯和丙戊酸治疗组。
因此,从SANAD试验获得的数据为研究首药治疗失败后的癫痫结局和影响这些结局的临床因素,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英国利物浦大学的Anthony Marson团队利用这些数据作出评估,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Neurology杂志上。
在SANAD研究中接受单药治疗的患者在研究全程均接受随访,即使患者在实验中转换了所用AED也是如此。当首药治疗失败后,研究者分别评估了12月内癫痫无发作和治疗失败的概率。并利用预后评估模型鉴定导致上述结局的预测因素。
44%的SANSA研究受试患者发生了首药治疗失败。这些受试者当中有75%在随后6年随访期中达到了12月内无发作的结局。有显著意义的预后相关因素包括:性别、治疗失败时的年龄、从入组到首药治疗失败发生的时间、神经损伤、治疗失败时发生强直-阵挛发作的总次数、治疗失败的原因、发作类型、以及CT或MRI扫描结果。
首药治疗失败后,无强直-阵挛发作、CT或MRI结果正常、因不可接受的药物不良反应导致首药治疗失败的年轻患者,出现12月内无发作结局的比率最高。
大约有50%的首药治疗失败的患者,出现第二种AED治疗失败。有显著意义的预后相关因素包括:首药治疗失败时发生强直-阵挛发作的总次数、首药治疗失败的原因、以及CT或MRI扫描结果。有强直-阵挛发作、因癫痫控制不良导致首药治疗失败的患者,发生第二种AED治疗失败的风险最高。
本研究提示:有较高比率的首药治疗失败癫痫患者能达到12月无发作的结局;可通过可能结局的区别将患者根据临床因素进行分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