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介绍道,在巴伐利亚州农村进行的远程卒中项目可将入院至就诊时间缩短一半,症状发作至首次治疗时间缩短20%。
2003年是该综合性卒中治疗远程医疗项目(TEMPiS)实施的第一年,症状发作至治疗时间和入院至就诊时间的中位数分别为150分钟和80分钟。到了2012年,相应的数值分别下降至120分钟和40分钟。在相同的间隔中,接受溶栓治疗患者的比例从2.6%上升至15.5%。
10年TEMPiS经验的主要发现是:这种类型的远程医疗卒中单元网络在持续中,通过增加卒中单元的通道以及改善溶栓服务,从而提供最先进的急性卒中护理;并可长期改善急性卒中住院护理指标质量。
远程医疗是利用现代远程会议技术来评估患者,提供治疗策略的方式。目前在发达国家中用得越来越多,借此可把专业护理带到农村地区。该卒中设备使得市三级医疗中心的卒中神经学家待命,以评估城镇社区医院的患者。
从2003年至2012年,大约55000名参加TEMPiS的卒中或者TIA的患者在Bavarian医院接受评估。患者数量每年平稳上升,从2003年的4109到2012年的7207。通过远程医疗接受评估的比例也在上升:从最初的不到一半增加至最后一年的63%。
在研究期间,卒中医疗质量评估也有所改善。就如上面提到的那样,症状发作至治疗时间以及入院至就诊时间的中位数都减少;接受溶栓治疗患者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此外,在接受栓治疗的患者中,入院1个小时内接受溶栓的比例增加:从2003年的26%到2012年的80%。在研究期间,TEMPiS卒中患者7天院内死亡率从5%下降至3.1%。
不变的是症状发作至入院时间的中位数,以及接受溶栓治疗患者7天的死亡率。似乎这两者并未受到远程卒中项目的影响。Muller-Barna博士及其同事指出80%的患者在入院1小时内接受溶栓,超过美国卒中协会50%的目标。缺点则是TEMPiS相关的费用是“实质性”的问题。这个项目如果要运作起来的话,这些费用必须要支付。他们表示新技术有望降低成本。
该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巴伐利亚州的地域限制。该地人口密度为127人/平方公里。因此,卒中数量比许多其他农村地区更多。该研究也依赖于可能有错和遗漏的记录,并且缺少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