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卒中是急性心肌梗死后重要的并发症之一。然而,尚不明确其发生风险是否已经变化,因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在过去十年中已有所改善。在卒中风险的预测因素方面也有一些互相矛盾的数据。
为此,来自瑞典的Anders Ulvenstam等学者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明确急性心肌梗死后1年内卒中的发生率及其预测因素,该研究发现心肌梗死后1年内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很高,但在研究期间内该风险已明显下降,再灌注治疗,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降脂治疗是导致风险降低的主要因素。该研究发表于新一期的Stroke杂志中。
该研究综合了瑞典全国性患者登记(NPR)研究以及瑞典心脏重症监护住院数据库中1998年至2008年的数据。通过将整个研究时间划分为5个单独的时期来研究时间的趋势,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来明确独立的预测因子。
结果显示从1998年至2008年年间,17323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7185例患者在1年内发生了缺血性卒中(4.1%)。在研究期间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相对风险降低了20%。卒中的独立预测因素是年龄、女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既往卒中病史,既往糖尿病,心衰病史,ACEI治疗和房颤等。
通过纤维蛋白溶解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再灌注治疗以及阿司匹林,P2Y12抑制剂,他汀类药物治疗可预测卒中风险的降低。
该研究结论认为,心肌梗死后1年内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很高,但在研究期间内该风险已明显下降了。主要预测因素与既往研究类似。再灌注治疗、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降脂治疗是导致风险降低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