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杂志(Stroke)7月28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在损伤后最初5年内发生卒中的风险明显增加,特别是在损伤后最初3个月内以及存在颅骨骨折的情况下(Stroke 2011 July 28 [doi:10.1161/STROKEAHA.111.620112])。
在这项研究中,台北医科大学的Yi-Hua Chen博士及其同事通过检索一个医保数据库,查找到2001~2003年间约23,000例接受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成人TBI患者和70,000多例非TBI患者。研究者根据性别、年龄和首次接受治疗的年份对各组患者进行匹配。对患者的随访时间为5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2岁,男性略超半数。排除有卒中既往史的患者。
在研究者所评价的3个不同时间段,TBI患者的卒中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损伤后最初3个月内,TBI患者的卒中发生率为2.91%,而对照组为0.30%。在损伤后1年,TBI患者的卒中发生率为4.17%,而对照组为0.96%。在损伤后5年,TBI患者的卒中发生率为8.20%,而对照组为3.89%。在校正合并症、居住地和社会人口学特征后发现,TBI患者在损伤后最初3个月、1年和5年发生卒中的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10倍、5倍和2倍。研究者还发现,颅骨骨折的TBI患者在损伤后最初3个月、1年和5年发生卒中的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20倍、8倍和3.5倍。在5年随访期间,TBI患者发生各种亚型卒中的风险均高于对照组。
该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提示有必要在TBI后(特别是损伤后的最初几个月或几年内)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医学监测、支持和干预,并提高TBI患者及其家属对卒中早期体征和症状的认识。另外,医生还应认识到,有必要对疑似卒中患者(特别是有TBI病史者)及早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
研究者表示,TBI后卒中风险增加的机制尚不清楚,有待于通过进一步研究加以明确,但推测卒中风险增加的原因可能在于脑血管系统损害及由此引起的脑供血受损、动脉出血引起的渗血,以及脑损伤后颅内压和血压升高。
研究者声明无经济利益冲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更多 >
脑血管病相关文章
颅脑损伤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