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你在导管室的故事#——造影速度过快导致的室颤
进修的时候,S主任雷厉风行,手术速度极快,经常一台PCI不到半小时就做完了,助手的压力巨大,跟不上节奏的话就要被骂。一日我正在准备一台造影,台下老师说,停一下,到对面导管室帮忙抢救,S主任的病人在造影术中室颤了。一通手忙脚乱的抢救,按压,除了两次颤,还好抢救回来了。
择期的患者做造影是相当安全的,不推气泡,不在嵌顿的时候推造影剂,一般不会出问题。问题出在哪里呢?
S主任有个不好的习惯,在有熟练助手的时候,每次造影直接电影,不透视对床,助手打机头同时盲推床到大概的位置,然后在造影的时候再推床到位。这样的操作会导致两次造影时间间隔短,而且造影前由于床没推到位,看不到整个血管的全程影像。正好这个患者血流慢,前一次的造影剂还在血管远端尚未消散,就推了第二次造影剂,如此几次以后,导致心肌缺血时间过长,诱发室颤。
当时我笔记上总结的教训:一、造影前一定要踩空白影像。二、一定要对床后再DSA,这次其中有几个造影没对床,比如右头位时左冠远端看不到,有没有造影剂滞留也不清楚,就推造影剂了。三、不论是造影还是球囊扩张,一定要给心肌留下足够的灌注时间。
最后编辑于 2020-12-10 · 浏览 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