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麻醉要点与注意事项
(基于2025年最新临床实践指南整合)
一、术前评估与准备
1. 患者特点与风险分层
TURP患者多为老年男性(60岁以上),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心脑血管疾病。需通过ASA分级评估麻醉风险,重点关注:
• 心肺功能:心电图、心脏超声、肺功能(必要时血气分析)。
• 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尤其血钠、血钾)。
• 代谢状态:血糖控制(术前空腹血糖≤8.3 mmol/L)。
2. 术前优化
• 高血压:控制收缩压≤160 mmHg、舒张压≤100 mmHg,避免术中出现血压剧烈波动。
• 心律失常:纠正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必要时请心内科会诊调整用药。
• 贫血及低蛋白血症:Hb≥80 g/L,白蛋白≥30 g/L,必要时术前输血或补充白蛋白。
3. 特殊准备
• 合并尿路感染患者需术前使用抗生素(如三代头孢)。
• 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 mg(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和镇静药(如咪达唑仑1-2 mg)。
二、麻醉方式选择
1. 椎管内麻醉(首选)
• 腰硬联合麻醉(CSEA):起效快、阻滞完善,推荐使用0.75%罗哌卡因1.5-2.0 ml(平面控制在T10以下)。
• 硬膜外麻醉:适用于腰麻禁忌(如凝血异常),采用1.5%-2%利多卡因分次给药,维持平面T9-T10,避免血压骤降。
• 优势:患者清醒,可早期识别TURP综合征(如意识模糊、呼吸困难);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
2. 全身麻醉
• 适应证:椎管内麻醉禁忌(如脊柱畸形、严重凝血障碍)、手术时间长(>2小时)或患者极度焦虑。
• 药物选择: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罗库溴铵(短效肌松药),维持BIS值40-60。
• 注意:避免使用经肾代谢药物(如顺阿曲库铵),慎用非甾体抗炎药(加重肾功能损害)。
三、术中管理要点
1. 监测项目
• 基本监测:ECG、SpO₂、NIBP、ETCO₂(全麻患者)。
• 高级监测:有创动脉血压(合并严重心脏病者)、中心静脉压(CVP,容量状态评估)。
• 实验室监测:每60分钟检测血钠、血糖;Hb和Hct每30分钟评估(出血量>500 ml时)。
2. TURP综合征防治
• 高危因素:手术时间>90分钟、灌注液吸收>1 L。
• 早期识别:头痛、烦躁、SpO₂下降、血压先升后降(血钠<125 mmol/L时出现脑水肿)。
• 处理措施:
◦ 立即暂停手术,改用生理盐水冲洗。
◦ 静脉注射呋塞米20-40 mg利尿,3%高渗盐水100 ml缓慢输注(血钠纠正速度≤2 mmol/h)。
◦ 严重者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请ICU协助。
3. 体温管理
• 预热灌洗液至37℃,避免低体温(可增加寒战、心律失常风险)。
• 使用加温毯或液体加温装置,维持核心体温≥36℃。
4. 循环管理
• 低血压处理:加快输液(晶体液首选),必要时静注麻黄碱5-10 mg。
• 高血压处理:硝酸甘油0.5-1.0 μg/kg/min泵注(避免使用β受体阻滞剂加重支气管痉挛)。
四、术后并发症处理
1. 常见并发症
• 膀胱痉挛:硬膜外镇痛泵(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1 μg/ml)可有效缓解。
• 出血:监测Hb和Hct,必要时输注红细胞(Hb<70 g/L时)或新鲜冰冻血浆(PT延长者)。
• 感染:术后48小时内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2. 特殊并发症
• 凝血异常:与前列腺组织释放促凝物质相关,出现DIC时输注血小板、冷沉淀及抗纤溶药物(如氨甲环酸)。
• 尿道狭窄:术后定期尿道扩张,避免长期留置导尿管。
五、麻醉药物与技术创新
1. 局麻药选择
• 罗哌卡因(0.75%)优于布比卡因,因其心脏毒性低、感觉-运动阻滞分离效应更明显。
2.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
• 根据SVV(每搏变异度)或PPV(脉压变异度)调整输液量,避免容量过负荷。
3. 超声引导穿刺
• 提高硬膜外穿刺成功率,减少神经损伤风险(尤其肥胖或脊柱畸形患者)。
六、总结
TURP麻醉的核心在于:①术前充分评估与优化;②选择个体化麻醉方案(椎管内麻醉优先);③术中严密监测并早期干预TURP综合征;④术后多模式镇痛与并发症管理。
需特别注意灌洗液管理、体温维持及团队协作(与外科、护理团队实时沟通),以降低围术期风险。
最后编辑于 03-19 · 浏览 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