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nim教授
痴呆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越来越重的负担,虽然中国目前的痴呆发病率比北美及西欧国家要低,但每年的新增人数较欧美为多,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将继续呈显著上升趋势。
其实,在临床出现痴呆症状数年之前,神经元及生物标志物便已开始发生变化,如神经元完整性的破坏、淀粉样斑块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形成等。在此,Arnim教授主要就脑脊液Aβ下降和Tau蛋白升高的这种生物标记物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和探讨。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对Aβ研究发现,Aβ单聚体没有神经毒性,不与神经元结合;而Aβ42寡聚体与神经元可特异性结合,对神经元的毒性最强,同时,Aβ42稳定性很差,所以也对神经元造成很大的毒性。今后的研究方向将试图通过提高Aβ42的稳定性达到治疗目的。
研究还发现,AD患者的脑脊液呈现Aβ42显著下降和Tau蛋白显著升高的特征。通过对脑脊液中Aβ1-42与Tau蛋白的比值,可在早期区分AD与对照组。因此,脑脊液诊断现在是德国痴呆新指南的一部分,具体方法是同时测定Aβ1-42与总Tau蛋白、或Aβ1-42与磷酸化Tau蛋白。推荐属于B级水平,2B级证据。
Aβ1-42和Tau蛋白还能很好地鉴别AD与抑郁症。AD患者的Aβ水平显著下降,而抑郁症与对照组较高;AD患者的Tau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而抑郁症与对照组较低。但脑脊液Aβ和Tau蛋白对于区分不同神经退行性疾病所导致的痴呆价值有限。由此,德国痴呆指南提出,脑脊液Aβ和Tau蛋白可用于鉴别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其他原因所导致的痴呆症状,推荐属于B级水平,1B级证据;但对于神经退行性痴呆与血管性痴呆的鉴别诊断价值有限,不足以推荐用于临床实践,推荐属于B级水平,2B级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