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颅内压监护技术
1.监护ICP的方法有脑室内、脑实质内、硬膜下、硬膜外与蛛网膜等几种。以脑室内插管连接外部压力监测装置是最精确、可靠的ICP监测法。
2.美国医学仪器进展联合会(AAMl)与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确定的美国ICP监
护仪的标准:
压力范围 0—100mmHg
精确度 在0—20mmHg范围,误差2mmHg
在20一100mmHg范围,误差不超过10%
3.开发症 ICP监护仪使用中出现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仪器功能障碍、管道阻塞与移位。感染的定义是在置入颅内的导管中的C5田细菌培养阳性,感染发生率为5%(0—9%),随ICP监护时间延长而增加。并发血肿的发生率为1.4%一0,5%。较大的血肿,需作手术处理。
4.因ICP监护造成明显的感染与出血引起的死亡率很少。
第八窜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灌注压
1.重型颅脑损伤思者脑灌注压应维持在70nvnHg以上,以70—80mmHg为最理想,有利于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和降低死亡率。
2.外伤性脑损伤后脑血流量普遍下降,伤区、血肿邻近部位下降更明显。
3.脑CPP降低者约占病例的40%,可能原因为:①血肿压迫;②昏迷病人脑代谢率降低;③脑血管痉挛。CPP下降使脑功能障碍。
4.引注McGram的重型颅脑伤病人预后与cpp关联的资料: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率随CPP的下降而增高,CPP下降10nul61g,死亡率上升20%,当cpp<60mmHg 死亡率升至95%。
5.可采用扩容和提升血压的方法,维持CPP在70mmHg以上。
第九章 过度通气在重型脑外伤早期处理中应用
1.在重型颅脑损伤最初24小时以及ICP不增高状况下,不采用过度通气疗法。
2.ICP增高,采用脱水、CSF外引流、应用镇静药、肌松剂等方法无效时,短暂的过度换气可能有益。
3.长时程过度通气疗法,并不能改善病人预后,还可能增加病人死亡率。
第十章 甘露醇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1.甘露醇对控制ICP增高有效,有效剂量为0.25一1.Og/kg,间断给药,可配合应用速尿。
2.应补充适量液体,维持正常血容量,留置导尿管。
3.甘露醇在给药15—30分钟后发生渗透脱水作用,可持续至4小时。大剂量应用切勿使血浆渗透压超过320mOsm/L,若超此限,有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危险。
4.在改善ICP增高及CPP上,甘露醇优于巴比妥。
第十一章 巴比妥用于控制颅内压增高
1.巴比妥降低ICP,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生存率。作用机制为:①改变血管张力,调节脑血流;②降低代谢率;⑦抑制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作用。用药中要监测血浆中巴比妥浓度。
2.巴比妥应用的原则:①其他治疗皆失效;②必须在循环系统稳定时才能应用。
3.引注Eisenberg临床试验用药方案:开始剂量10mmg/(kg·30min)或5mmg/(kg·h),x 3次,维持剂量lmg/(kg·h)。
4.巴比妥治疗药物血浆浓度为3—4mg/100ml。
5.并发症最主要是引起低血压。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