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中sRAGE、BACE1和NEP的在不同组的浓度对比
血管性痴呆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占痴呆原因的第二位,卒中后认知损害也很常见。来在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的Lai qian等人研究了卒中后认知损害的生化指标,寻找了可用于预测卒中后认知损害的生物标记物,该研究成果发表在2012-3-10的《J Neurol》上。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是否有生物标记物来预测卒中后认知损害。152例首次发生卒中的患者在症状出现后6-72小时纳入研究对象。入院一小时内抽取血液检测生物标记物。认知功能在卒中2周后进行评价。患者被分为4组:卒中组,血管性认知损害无痴呆组(VCIND),血管性痴呆组(VaD)和混合型痴呆组。4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结果显示可溶性晚期糖化终产物(sRAGE)水平降低,β-分泌酶(BACE1)和脑啡肽酶(NEP)水平在 VCIND, VaD和 MD组升高。除此之外,ε3/ε4基因型和ε4等位基因的比例在VCIND, VaD和 MD组比单纯卒中组升高。相关性分析发现可溶性晚期糖化终产物(sRAGE)、β-分泌酶(BACE1)和脑啡肽酶(NEP)神经生理学评价的结果有强相关性。然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可溶性晚期糖化终产物(sRAGE)、β-分泌酶(BACE1)在卒中后认知损害中有改变。总之,只有BACE1和sRAGE,而不是 NEP 和 APOE基因型可以作为卒中后认知损害的生物标记物。
文献下载:Early biomarkers for 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