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为卵圆形病灶;C、D为聚集水珠形病灶
神经影像上梗死灶的大小及形状对预后都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来自韩国Catholic大学的Dong Woo Ryu等人发现腔隙性梗死灶的形状对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有一定影响,结果发表在2012年5月1号的Neurology杂志上。
本文旨在分析穿支动脉区域腔隙性梗死的形状,据此推断影像图像上梗死灶呈聚集的水珠形是否影响神经功能恶化。
他们连续分析明确的经弥散加权MRI确诊的穿支动脉区域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梗死灶形状。基于DWI的形状,缺血性卒中的影像学形状被分为卵圆形和聚集的水珠形。评价入院与出院时的人口统计学,危险因素和NIH卒中量表评分(NIHSS),分析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早期神经功能恶化被定义为出院时NIHSS评分的下降。
在入选的105位患者中,影像学上梗死灶呈聚集的水珠形的为34例(32.4%),呈卵圆形的为71例(67.6%)。两组患者入院时的情况相似。然而,在聚集的水珠形组病灶的最大直径要明显长于卵圆形组 (12.8 ± 3.3 mm 相对 10.8 ± 3.8 mm, p = 0.009)。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在聚集的水珠形组要比病灶呈卵圆形组普遍(20.6%比4.2%, p = 0.012)。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呈聚集水珠状组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明显相关(优势比6.83, 95% 可信区间 1.53–30.55, p = 0.012)。
在所有的穿支动脉区域腔隙性梗死患者中,呈聚集水珠形的占32.4%。这种呈聚集水珠形的梗死灶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明显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