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万良:脑梗死静脉溶栓的个体化选择

2016-08-12 15:08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本病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脑梗死依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等主要类型。其中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脑梗死的 60%,因而通常所说的「脑梗死」实际上指的是脑血栓形成。

2014 年第二期神经病学时间会议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的杜万良副主任医师和大家分享了一则病例。病人是为长期吸烟的中年男性,晚间看电视时发病,表现为右偏袒,言语不能;急诊 CT 未见异常。CT 检查后症状缓解,NIHSS = 0,此时距离发病 2 小时。未溶栓,留院观察输液。次日晨起时患者右侧偏袒,CT 显示左侧半球大片梗死,3 日后死亡。

2013 年的 AHA《急性缺血性卒中早起治疗指南》中提到,因为「到达医院时卒中症状轻或者快速缓解而未接受静脉 rtPA 溶栓者,大约 1/3 结局不良」,所以不再把「神经系统症状轻微或者快速自发缓解」列为禁忌症,而是列为相对禁忌症,建议在仔细权衡静脉 rtPA 溶栓的风险与获益后可以进项溶栓治疗。那么这个病例到底为何死亡,溶栓的出发点到底在哪里,病人入院时到底该如何诊断呢?这些你都将在本期《脑梗死静脉溶栓的个体化选择》中找到答案。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此处查看丁香公开课全部课程。

编辑: 姚俊华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