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要点:
血尿酸升高与BPPV呈正相关;
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验证。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很常见,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流行病学研究报告了血清尿酸(SUA)水平的升高和高血压、代谢综合症、心血管事件、子痫前期、肾功能衰竭、脑血管疾病、血管性痴呆之间的关系。一些研究人员指出,血清尿酸可能是以上所列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这项研究中旨在评估血清尿酸(SUA)水平和BPPV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研究对象包括50例BPPV患者,40例年龄、性别匹配对照组。病例组和对照组均进行了完整的听-前庭器的组合测试,包括测试后半规管的Dix-Hallpike试验和测试水平半规管的仰卧位转头试验。对两组均进行常规血液和生化分析。 对BPPV 组,在其眩晕症状出现一个月后重复测量患者SUA水平。
结果显示,BPPV组脂质和SUA水平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 < 0.05和P < 0.001)。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下,白蛋白和血尿酸水平分别和BPPV独立相关(分别P < 0.05和P < 0.001)。接受者操作特征分析得出:血尿酸水平截断值位4,灵敏度0.72(0.58 - -0.84),特异度0.60 (0.43–0.75)。眩晕出现一个月后的血尿酸水平较眩晕时测得的水平显著降低(P < 0.001)。在BPPV最常见的一种类型(PSC BPPV)中,有26个患者右侧受累(57.8%),19个患者左侧受累(42.2%)。左侧或右侧PSC BPPV患者的SUA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P > 0.05)。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血尿酸升高与BPPV呈正相关,但是由于数据有限,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验证。
研究背景:
目前认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由于椭圆囊斑上的耳石(碳酸钙结晶,通常附着在耳石膜上)脱落,进入到半规管内,耳石在头位变化时在半规管内游动,引发的具有特征性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BPPV最具特征性的表现是眼震,脱落的耳石累及不同半规管,诱发的眼震不同,水平半规管BPPV为水平眼震;后半规管和上半规管BPPV的眼震有两种成分:垂直和旋转两种成分。
血清尿酸可能是高血压、代谢综合症、心血管事件、子痫前期、肾功能衰竭、脑血管疾病、血管性痴呆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虽然许多前瞻性研究验证了血清尿酸水平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是只有少数临床随机试验和观察性研究探讨SUA 和BPPV之间的关系。相反, Ziavra和Bronstein做的一项研究显示,20名主要为欧洲女性的血清尿酸和BPPV并无相关关系。这种差异可能来源于不同的性别和种族背景。目前有关血清尿酸与良性阵发性眩晕间的关系的研究有限,亚当论证了BPPV患者中SUA水平的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