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的strok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来自AHA/ASA的科学声明,对卒中幸存者加强体能活动与锻炼的建议提供了概述性证据。证据显示卒中幸存者会经历身体功能失调,导致久坐的生活方式。因此,这份科学性声明的更新,为卒中幸存者整个恢复阶段的体能活动及运动锻炼方式提供指导方案。
该指南的编写组成员由美国心脏协会卒中委员会科学声明监督委员会与美国心脏协会的手稿监督委员会指派任命。作者使用系统性文献回顾,引用已发表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发病率及死亡率报告、临床及公共健康指南、权威报告、个人档案以及专家建议来整合现存证据并指出目前的差距。
卒中后活动能力的下降非常普遍。有明确证据评估,支持对卒中幸存者进行运动训练(有氧运动及力量训练)。体力及运动训练可改善患者活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并能降低随后的心血管事件。对卒中幸存者来说,具体的体力活动目标及运动方案,需通过个体化的定制从而最大限度地长期坚持下去。下表为具体的体力活动及运动锻炼建议:
对卒中幸存者运动及体力活动建议汇总:
运动模式 | 目标 | 指南规定:频率/强度/时间 |
住院治疗及早期康复(急性期) 1.适量行走,生活活动自理 2.坐位活动与站立间歇交替 3.坐位活动 4.运动活动范围的挑战 | 1.预防功能失调及坠积性肺炎、立位耐力及抑郁 2.评估认知及运动缺陷 3.刺激平衡与协调 | 静息心率约增加约10-20bpm;RPE主观体力感觉评分≤11 (6–20分);使用间隔作息方式 |
住院或门诊部运动疗法或康复治疗 1.有氧运动:大型肌肉活动(步行、分级步行、固定式踏车运动、测试臂力、手臂--腿部测力)
| 1.提高步行速度与效率 2.改善运动耐力(功能能力) 3.增加ADL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4.改善血管健康并诱发其它心脏保护好处(血管舒缩反应、降低风险因素) | 1. 40%--70%耗氧储备及静息心率储备;55%--80%最大静息心率;RPE得分:11-14分 2. 3-5d/wk 3. 20-60分钟/次 (或多次10分钟) 4. 5-10分钟的热身或结束前调整放松活动 5. 辅以计步器增加生活方式体力活动 |
2.肌肉力量/耐力训练 a:四肢阻力训练;负重或部 分负重运动; b:循环训练 c:功能灵活性训练 | 1.增加肌肉力量与耐力 2.增加闲暇时间,职业活动,增强日常活动的执行能力 3.通过增加肌肉力量,减轻负重或搬运重物时的心脏要求; | 1. 1-3套10-15次重复的训练 2. 2-3d/w 3. 随时间增加与耐力允许,逐步加强阻力 |
3.柔韧性 伸展活动(躯干;四肢) | 1.增大参与部位的活动范围 2.防止挛缩 3.降低损伤风险 4.增加ADL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1. 静态伸展:持续10--30s 2. 2-3d/wk(有氧或强度训练前后) |
4.神经肌肉 a:平衡及协调运动 b:太极 c:瑜伽 d:休闲活动使用球拍/运动 球挑战手眼协调 e:主动播放视频游戏或电 脑互动游戏 | 1.改善平衡、技能重获、生活质量、灵活性 2.减少坠落的恐惧 3.在执行日常生活活动时改善安全水平 | 1. 作为有氧运动、肌肉强度/耐力训练及伸展运动的补充 2. 2-3d/wk |
编写组专家建议:体能活动及运动方案应该纳入卒中幸存者管理中。卒中幸存者可通过中/低强度有氧运动、肌肉力量训练、减少久坐行为以及卒中二级预防的风险管理改善体能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