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部微出血可增加房颤患者死亡率

2014-10-08 09:32 来源:丁香园 作者:少年春衫薄
字体大小
- | +

一则来自韩国的研究显示,脑部微出血与心房纤颤患者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增加的死亡风险有关。

根据这项来自首尔Yonsei大学医学院Tae-Jin Song博士的回顾性研究,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及卒中死亡其它的重要风险因子之后,5处及以上脑部微出血与任何死因、缺血性卒中增加的死亡风险相关,风险比分别为1.99和3.39。

脑部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首次被从MRI上发现,常见于脑血管疾病和痴呆神经影像中;但在接受溶栓或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中,CMB与脑血管病、痴呆的相关性尚未阐明。

2010年的一篇文献综述认为,CMB与颅内出血的发生有关,且CMB可作为认知功能损害患者和老年患者总体死亡率的预测因子。

除非有禁忌症,否则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的卒中患者应终生接受口服抗凝治疗预防卒中再发。Song及同事认为:“考虑到CMB可预测普通人群和老年人群的死亡率,还可预测卒中患者颅内出血的风险,因此CMB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包括致死性出血性卒中。我们调查了CMB是否与NVAF卒中患者长期死亡率相关”。

研究详情

韩国的这项回顾性的观察研究,纳入了504名NVAF缺血性卒中患者,平均年龄为70岁,57.1%为男性。所有患者在2005~2010年间在Yonsei大学 Severance医院接受了脑部MRI 检查,发现30.7%患者存在CMB,41.7%患者可见高度的白质改变。

96.6%患者出院时备了口服抗凝药;平均随访2.5年后,34.9%的患者死亡,其中16.1%死于缺血性卒中, 6.3%死于致死性缺血性心脏病或心肌梗死,2.4%死于出血性卒中。CMB患者较无CMB患者的死亡率更高(41.9% 和 31.8%)。

Kaplan-Meier存活曲线表明,所有死因和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依赖于CMB负担,但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并不依赖。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5处及以上脑部微出血是任何死因和缺血性卒中死亡的预测因子。

上述研究结果提示,对终生口服抗凝药治疗的房颤患者,如若发生心血管事件则应进行MRI筛查是否存在CMB。

但该研究仅纳入了NVAF患者,限制了研究结果在其它卒中患者中的推广。该研究的其它局限还包括缺乏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数据,且CMB患者致死性卒中风险增高是由于卒中频率还是严重程度所致还并不明确。此外,研究的人群仅限制于韩国患者,且仅为单中心的研究;但已知亚洲人群CMB和颅内出血的关系的证据比西方人群更多,因此在结果解释的时候应更为谨慎。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neuro20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