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0.29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血管内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介入器材的不断改进,颈动脉狭窄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取得了瞩目的成果,特别是今年发表的颈动脉内膜切除和支架血流重建对比试验(Carotid Revascularization Endarte ...
-
-
2012.10.28洪波:Emboshield NAV6的使用体会
洪波:Emboshield NAV6的使用体会
-
-
2012.10.28许奕:脑AVM栓塞基本技术
许奕:脑AVM栓塞基本技术-1许奕:脑AVM栓塞基本技术-2许奕:脑AVM栓塞基本技术-4许奕:脑AVM栓塞基本技术-3许奕:脑AVM栓塞基本技术-5许奕:脑AVM栓塞基本技术-7许奕:脑AVM栓塞基本技术-6许奕:脑AVM栓塞基本技术-9许奕:脑AVM栓 ...
-
-
2012.10.27许奕教授:血流动力学研究促进动脉瘤治疗进步
许奕教授:血流动力学研究促进动脉瘤治疗进步
-
-
2012.10.27洪波教授:卒中高危患者介入治疗收益更高
洪波教授:卒中高危患者介入治疗收益更高。
-
-
2012.10.27吴中学教授:神经科医生应在现有诊疗手段基础上实现最佳收益
吴中学教授:神经科医生应在现有诊疗手段基础上实现最佳收益
-
-
2012.10.27缪中荣教授:重视神经介入治疗的前瞻性研究
缪中荣教授接受丁香园采访,谈神经介入治疗的临床和研究进展。
-
-
2012.10.27黄清海教授: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大型动脉瘤效果确切
黄清海教授: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大型动脉瘤效果确切
-
-
2012.10.27第十届和第十一届OCIN会议手术演示病例回顾
第十届和第十一届OCIN会议手术演示病例回顾
-
-
2012.10.27洪波:Application of Angiographic CT during Neurointervention
洪波:Application of Angiographic CT during Neurointervention-2洪波:Application of Angiographic CT during Neurointervention-3洪波:Application of Angiogra ...
-
-
2012.10.27刘建民: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实用技术
刘建民: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实用技术
-
-
2012.10.26洪波:导管室神经影像关键进展
洪波教授:导管室神经影像技术进展对神经介入治疗决策的影响——DynaCT在神经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血管造影机CT成像(Angiographic CT ACT)也称为C臂CT(C-arm CT,CACT)或平板CT(flat-panel detect ...
-
-
2012.10.25刘建民教授:神经内外科一体化优势明显
刘建民,教授,博士生导师。行政职务: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临床神经医学中心主任神经外科主任(国家重点学科)中国人民解放军脑血管病诊疗中心主任,上海市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第二军医大学神经介入中心主任。学术职务:中国脑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华 ...
-
-
2012.10.15徐蔚海:2012年神经病学重点文献回顾
徐蔚海:2012年神经病学重点文献回顾
-
-
2012.10.15田成林:言语表达困难16个月 右上肢活动障碍3天一例
患者于2009年12月19日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表达困难,常见物品知道用途,不知名称,不能写出完整的语句,不能复述出完整的一句话,理解正常,伴记忆力下降。
-
-
2012.10.15吴士文:「基因-临床-病理」病例解读之中央轴空病
非编码DNA的作用问题,基因与基因相互作用问题表观遗传学等,都还需要去进一步探讨!对于临床医生来说,从基因、临床和病理角度分析讨论疾病,才可能更深刻地认识疾病,指导科研与临床。
-
-
2012.10.11胡大一教授:心脏康复治疗是短板中的短板
在心血管治疗上,一方面我们有费用很高的支架介入治疗以及受体阻滞剂来延长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存时间,而另一方面,我们却投入了较少的康复治疗措施,所以我们看到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人发生急性心梗、脑卒中,这样就导致尽管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有显 ...
-
-
2012.10.11张在强:双下肢肌肉萎缩伴2型糖尿病一例
患者,女性,75岁,主因“双脚麻木、疼痛、无力11月余伴双手麻木、疼痛、无力3月”入院。
-
-
2012.09.05高风险PCI的“三联治疗”效果值得肯定
研究人员发现,对于房颤患者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手术(PCI)后,HAS-BLED出血风险指数高者亦不妨碍其口服抗凝药的使用。英国伯明翰大学Gregory Y.H. Lip MD与其同事报道:“PCI术后一年,HAS-BLED出血风险指数≥3的病人出院后口服抗凝剂者 ...
-
-
2012.08.19创新 开放 平等:「神经病学时间」第一期侧记
丁香园与武警总医院联合主办的「神经病学时间」第一期于2012年8月18日在武警总医院召开,这是丁香园从线上走到线下的尝试之一,希望能够创建一个学术交流及传播平台。
-
2012.08.06言语表达困难16个月 右上肢活动障碍3天一例
本病例由第一期“神经病学时间”研讨会独家提供,并将在研讨会上邀请专家进行讨论。该研讨会以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和临床科研水平,加强神经科医生之间的学术交流为宗旨。
-
2012.07.02THERAPY研究:检验联合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
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正领导一项国际性的临床研究,检验联合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栓阻塞颅内动脉,导致局部血流减少、脑细胞缺氧。87%的卒中是缺血性脑卒中。THERAPY研究涉及标准治疗(静脉用t ...
-
2012.06.18绝经越早脑动脉瘤风险越高
据首发于《神经介入外科杂志》在线版的研究表明,女性经历绝经期时越年轻,其患脑血管瘤的风险或许就越大。脑血管瘤是指大脑内某一动脉的异常膨大,常仅仅在破裂后被发现,可引起潜在致死性和/或致残性出血。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脑血管瘤。而且,雌激素的波动被认为与 ...
-
-
2012.05.31桡动脉径路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厚积薄发
“经血管介入治疗”这种较为“柔和”的微创治疗手段,由于其安全、快速、直接、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已经跨越了心、脑、肾等血管性疾病以及肿瘤治疗等多个学科。如何更好地应用这一技术也一直为临床医生所关注。就不同血管入路的优劣,也进行了较多的比较和考量。其中 ...
-
2012.05.28股动脉vs桡动脉:竞争还是互补?
桡动脉与股动脉路径冠脉介入(RIVAL)试验的结果在介入医师中就PCI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路径问题引起的争论仍在继续。在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2012科学年会的一项分期辩论会上,DavidCox博士(宾夕法尼亚州,伯利恒,理海谷医院)向人们描述了“狂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