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5.07.10青年卒中常见四大病因
尽管卒中通常与老龄相关,但青年卒中的发生率在逐渐增加。了解青年卒中(最新定义青年卒中年龄≤35 岁)的常见病因十分重要。
-
-
2015.06.24「神经病学时间」第 8 期(杭州站)日程暨参会专家简介
由武警总医院与丁香园共同发起的「神经病学时间」已经举办了3年,之前是在北京举行。今年活动开始在北京之外的地方举行,以便全国更多的同道可以参与,第一站是杭州。
-
-
2015.06.122015 AHA/ASA 自发性脑出血最新诊疗指南
自发性非创伤性脑出血(ICH)仍是全球范围内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近期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HA/ASA)发布了新的ICH治疗指南。
-
-
2015.06.03赵玉英副教授:钴胺素代谢与甲基丙戊二酸血症
赵玉英教授在第一期神经病学时间上的讲座。
-
-
2015.05.11脑卒中大会新闻发布会
2015中国脑卒中大会新闻发布会。
-
-
2015.04.162015年度第一期「神经病学时间」会议日程暨参会专家简介
2015 年第一期「神经病学时间」会议将于4月25日在北京举行,诚邀广大神经科医生参与 。
-
-
2015.03.10ADA: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诊疗标准(2015)
近期,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发布了2015年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对之前的标准进行了更新。本文就其中微血管并发症和足部护理部分进行了摘要。
-
-
2015.02.10赵重波教授:神经科疾病临床与影像的「恩怨」
赵重波教授:神经科疾病临床与影像的「恩怨」。
-
-
2015.02.09吴士文教授:肌营养不良治疗现状、未来与挑战
吴士文教授:肌营养不良治疗现状、未来与挑战
-
-
2015.02.09金丽日教授:癫痫的临床实用性定义
金丽日教授:癫痫的临床实用性定义。
-
-
2015.02.09王卫教授: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王卫教授: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
-
2014.12.08过度抗凝的危害:不仅仅是出血
近期一项研究报道,房颤患者采用超出剂量的抗凝剂过度治疗可能增加痴呆发生的风险。过度抗凝患者定义在超过25%的时间内INR值≥3,这些患者痴呆风险增加5.8%。
-
-
2014.08.24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出现斜视和复视1例
近期《American Journal of Case Reports》报道了一例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出现了斜视和复视等临床症状。
-
-
2014.07.21拓展房颤指南CHA2DS2VASC评分应用范围
近期,Sam Goldhaber博士接受了Medscape网站在其Clot Blog版块的采访,他表示我们或许可以扩大房颤指南中CHA2DS2VASC评分的适用范围。
-
-
2014.07.03曹勇军副教授谈Citrin缺乏症之成年发作II型瓜氨酸血症
在”神经病学印象“环节,来自苏州大学附属二院的曹勇军带来关于《Citrin缺乏症之成年发作II型瓜氨酸血症》的讨论。
-
-
2014.07.03邹漳钰博士谈神经病学印象
在今年”神经病学时间“活动中,来自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邹漳钰带来《神经病学印象》的讨论。
-
-
2014.07.03张舒凤博士:视神经炎谱系障碍伴呕吐一例
在今年「神经病学时间」活动中,来自武警总医院的张舒凤带来《视神经炎谱系障碍伴呕吐一例》的讨论。
-
-
2014.07.03罗苏珊博士:“复发性脊髓病变”一例讨论
在今年”神经病学时间“活动中,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罗苏珊带来《“复发性脊髓病变”一例讨论》的讨论。
-
-
2014.07.03方乐副教授:颈肩部剧痛和脑部微出血
在今年”神经病学时间“活动中,来自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的方乐带来《颈肩部剧痛和脑部微出血》的讨论。
-
-
2014.07.03武力勇博士:病例讨论(二)
在今年「神经病学时间」活动中,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武力勇带来第二轮病例讨论。
-
-
2014.07.03王蓓博士:病例讨论(一)
在今年”神经病学时间“活动中,来自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的王蓓带来《病例讨论(一)》。
-
-
2014.07.03董钊副教授谈药物过量性头痛 止痛?致痛?
在今年”神经病学时间“活动中,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董钊带来《药物过量性头痛-止痛?致痛?》的讨论。
-
-
2014.07.03姚明博士:脑小血管病影像标记物
在今年”神经病学时间“活动中,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姚明带来《脑小血管病影像标记物》的讨论。
-
-
2014.07.03王伊龙教授:多中心临床研究的组织管理
在今年「神经病学时间」活动中,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王伊龙带来《多中心临床研究的组织管理》的讨论。
-
-
2014.07.01陈生弟教授:帕金森病转化研究30年
在今年「神经病学时间」活动中,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陈生弟教授带来《帕金森病转化研究30年》的讨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