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有助识别卒中患者脑出血风险

2012-02-15 17:12 来源:爱唯医学网 作者:
字体大小
- | +

美国心脏学会主办的国际卒中大会上,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临床卒中研究员BijoyMenon博士报告称,两种新的风险评估体系可以预测缺血性卒中治疗后患者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几率,且预测准确率超过70%。

鉴于目前还没有一项大规模前瞻性研究能明确指出哪些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接受了静脉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TPA)治疗后更容易出现脑出血,因此这类预测工具就显得十分重要。Menon博士及其同事基于GetWithTheGuidelines卒中队列提取的数据制定了一个总分为101分的评分体系。该队列由10,242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组成,均在卒中症状发作后3h内接受了TPA治疗。推导队列涉及其中70%的患者,然后在剩余30%中进行了验证。

该队列的平均年龄为69岁。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中重度缺血性卒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的平均得分为11分。这些患者在症状发作后平均1.35h接受了TPA治疗。该队列大约5%的患者(496例)出现了症状性颅内出血(ICH),这被研究者定义为TPA给药后36h内神经系统症状恶化。

多因素回归模型显示,共有6种患者特征与脑出血显著相关。基于测量结果的范围,研究者给每一项特征都赋予了一定的分值。

年龄。≤60岁(8分),>80岁(17分)。

NIHSS评分。1~5分(25分),≥20分(42分)。

收缩压。<120mmHg(10分),≥180mmHg(21分)。

血糖水平。<100mg/dl(2分),≥150mg/dl(8分)。

种族。亚裔,9分;其他人种,0分。

性别。男性,4分;女性,0分。

Menon博士指出,在初始分析中,糖尿病和卒中病史与ICH显著相关,但在多因素分析中P值没有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此外,使用华法林或基线国际标准化比值也与ICH风险显著增加无关。

在验证队列中,该评分体系准确预测了71%的ICH病例,准确率与现有的其他评分方法基本一致。

不过,Menon博士也强调道:“虽然该评分体系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也符合循证医学的要求,但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项单独指标都不能作为决定缺血性卒中治疗的唯一因素。这点非常重要,不应据此推断哪些患者能从静脉注射TPA治疗中获益最多或最少。这只是一项队列研究,由于治疗方案是由每位患者的主治医师确定的,因此可能存在选择偏倚。”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DanielStrbian博士在会上介绍了另一种名为SEDAN的评分体系。Strbian博士及其同事基于一个由972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组成的队列制定了该评分体系,这些患者在接受了IVTPA治疗后都出现了经影像学证实的脑出血。

多因素分析显示,共有5项因素与症状性ICH风险显著增加独立相关,分别为:入院时的血糖水平、CT检查示缺血性卒中、脑动脉密度增高、年龄和NIHSS评分。

研究者基于每项因素对应的相对风险(RR)进行分值分配,总分越高,发生症状性ICH的风险就越大。这5个风险-得分类别均得出了显著的风险比:1分,RR0.19;2分,RR0.40;3分,RR1.85;4分,RR3.7;5分,RR5.6。研究者在另外2组总共约2,000例的患者人群中对该评分体系进行了验证,总体准确率在77%左右。

Strbian博士说:“如果患者的得分非常高,那么他的预后可能非常差,3个月内出现死亡或再次入院的几率很高。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很清楚如果什么都不做患者可能会死亡,不过SEDAN评分可能有助于我们确定血管内治疗是否会优于溶栓治疗。”

Strbian博士指出,SEDAN评分体系设计简单,易于掌握,并且能快速计算出结果,不过这仅仅是治疗决策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不能仅凭这一评分就来决定治疗方案。如果患者符合TPA治疗的适应证,那么应该由患者和医生共同来决定其是否愿意接受可能出现颅内出血的风险。”

Menon博士和Strbian博士均声明无相关经济利益冲突。

编辑: wushife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