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性休克5天后非强化CT
脓毒性休克4周后MRI
患者,女,53岁,既往有进行性结肠息肉病及高血压,2012年1月因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后脓毒性休克4天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入院后给予插管及机械通气,随后因吻合口瘘急诊再次腹腔镜治疗,并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血培养显示多重耐药肠球菌阳性。再次腹腔镜手术后给予咪达唑仑镇静治疗2天。术后4天因患者持续性昏迷而请神经科会诊。神经系统检查显示,患者对疼痛刺激无睁眼及运动反应,脑干反射完好,上肢反射及下肢趾反射较弱。患者无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迹象。在脓毒性休克及手术期间,患者的血压一直没有低于100/50 mm Hg,实验室检查没有显示其他可以解释患者昏迷的异常。颅脑非增强CT(NCCT)显示,脑白质广泛异常低信号,伴广泛脑水肿。CT血管成像正常。肌电图检查显示上肢及下肢肌肉运动单位电位缺失,未见其他神经损伤的表现。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检查,诊断为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及危重病性肌病。由于患者深度昏迷,脑白质的弥散和重度异常--两者的预后均较差,针对该患者曾考虑过是否放弃治疗,但是还是向家属推荐继续治疗。
术后第九天,患者对痛觉刺激发生睁眼反应,但是没有运动反应,复查非强化CT显示脑白质的异常有所好转。在随后几周内,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在再次手术4周后,患者意识恢复。当患者从ICU转出时,肌力逐渐恢复到抗重力水平。此时颅脑MRI显示除了很小区域的脑白质异常外,其他基本正常。在最初脓毒性休克起病后6周,患者转向进行康复治疗。那时患者可以步行一段距离。在2012年8月19日的最后一次随访中,患者在家生活,可以独立进行日常活动。
脓毒症相关脑病是脓毒症的一项严重并发症,往往预后较差。文献报告的发病率从9%至71%不等,原因为定义的标准不同。最新一项ICU研究显示继发于小肠感染的脓毒症更容易发生脓毒症相关脑病,血培养常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氏菌和屎肠球菌。脓毒症相关脑病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血脑屏障的破坏及线粒体功能障碍或参与其中。颅脑影像学显示脑萎缩及脑室周围白质病灶。像该患者这样的广泛而严重的脑白质病变相对比较罕见,往往预后不良。该病例显示重度广泛的白质脑病也可能可逆性病变。临床医生需要认识到到临床症状好转的迹象或许在患者起病7天后才能见到,所以不要轻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