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要点:
- 亚低温对卒中溶栓患者安全可行。
- 亚低温治疗相比对照组改善卒中患者预后。
低温治疗提高心肺复苏患者和有缺氧性脑损伤的新生儿患者的预后。来自芬兰的katja.piironen等学者研究了亚低温治疗对卒中溶栓患者的使用情况。该研究评价亚低温对静脉溶栓的清醒卒中患者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在起病6小时内,对纳入的卒中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入亚低温组(35°C)和标准卒中单元组。通过体表冷却设备及冷盐水注入的方法进行低体温诱导。在诱导12小时后,体温小于35.5°C时逐渐放慢体温下降速度。主要效果评价为在冷却12小时后超过80%的患者体温低于36°C。
图1 两组患者的体温情况对比
该研究共纳入36例患者,其中在溶栓1小时后NIHSS评分平均为9分。18例患者中有15例体温达到预期指标,16例在起病后平均10小时内体温达到小于35.5°C,平均持续时间为10.5小时,在平均23小时内恢复到正常体温。低温组患者中很少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在3个月后,两组患者中均有7例患者预后较好,改良Ranking评分为0到2分,然而正常体温组患者的不良预后为低温组患者的两倍。
图2 两组患者的3个月后预后情况对比
对急性卒中单元中可自主呼吸的溶栓患者采用体表冷却的亚低温治疗方式安全可行,尽管有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
研究背景:
低温疗法是一种以物理方法将患者的体温降低到预期水平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根据治疗温度的不同,分为深低温治疗、低温治疗、亚低温治疗等。研究发现亚低温对脑血流有调节作用、降低脑氧代谢率和改善细胞能量代谢、减少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减少细胞内钙超载,增加神经元泛素的合成、减少神经元坏死和凋亡、促进细胞间信号传导的恢复、减少脑梗死的面积、减轻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