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许多研究致力于阿尔茨海默病(AD)治疗药物的开发,但由于缺乏疗效或安全性问题上尚没有研发成功的药物。目前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究方法的一个可能的缺点是研究主要依靠转化细胞系和动物模型,这两者会很大程度上过表达野生型和突变的蛋白。迄今为止药物开发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由于这些方法的局限性引起的,不能准确地揭示药物在未经过治疗的人体神经细胞中的作用。
因此,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学者Shauna H. Yuan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明确γ分泌酶抑制剂以及γ分泌酶调节剂(GSM)对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纯化神经元的作用,这些神经元来自携带3种不同的早老素1蛋白(PS1)突变(A246E, H163R, and M146L)的患者以及没有任何过表达的无痴呆对照者。
研究结果发现来源于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神经元细胞培养经过GSM处理后呈现一种独特的生物标志物信息,将会更加准确反映药物在人类患者中治疗反应,这或将为AD药物开发提供新的启示。该研究结果发表于近期的JAMA Neurology杂志中。
该研究从加州大学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心志愿者中获取成人皮肤活检标本。采用γ分泌酶抑制剂或GSM处理培养的细胞。比较药物处理的细胞和安慰剂处理的细胞中β淀粉样蛋白(Aβ)总量以及Aβ38,40,42的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Aβ水平进行检测。
正如预测的那样,与非痴呆对照者相比,基线突变PS1的神经元中Aβ42:Aβ40比率增高 (P < . 05)。采用一种强效非甾体抗炎药物如GSM处理后显示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信号,与既往研究过所有细胞类型和动物中均不同。在突变和对照组神经元中这种新的信号都相同,包括Aβ42,Aβ40,Aβ38,Aβ42:Aβ40比率降低,Aβ总水平没有变化。
这种生物标志物的差异可能是由于转化细胞模型中淀粉样前体蛋白过表达所致。该研究结果表明,这样的模型中生物标志物的信息是有误导性的,来源于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神经元细胞展现了一种独特的信息,将会更加准确反映药物在人类患者中治疗反应以及在GSM治疗中脑脊液生物标志物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