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5.21大规模人群研究发现心悸可预示未来房颤
大规模队列研究发现,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心房颤动的最强风险因素都是心悸和高血压的病史。虽然高血压是大家熟知的房颤风险因素,但是研究人员指出,之前并未记录自我报告心悸对之后发生的房颤的影响。心房颤动是目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它是心衰(三倍风险)、卒中(风 ...
-
-
2012.05.21何秉贤: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现代理念
Framingham对hsCRP的研究-33Apo B对冠心病的影响及其与HDL和LDL的关系-30HDL C-24ACEI、ARB、和他汀类可阻断对内皮的不良刺激而保护心血管系统-23HDL、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浓度的相互关系-26HDL的有益作用-18HD ...
-
2012.05.18青年卒中患者125例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造成青年卒中的主要病因以及危险因素,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干扰。方法 选择2006年6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青年卒中患者12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青年卒中的病因和危险因素比较复杂,最为常见的是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结论 积极采取脑 ...
-
-
2012.05.15心房颤动女性老年患者中风风险高与华法林使用无关
中风是心房颤动(AF)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与男性相比,女性心房颤动患者中风的风险更高,其原因未明,然而一些研究显示华法林使用剂量不足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日前,加拿大蒙特利尔市麦吉尔大学健康中心的Meytal Avgil Tsadok博士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心 ...
-
2012.05.15HRS2012:射频消融作为阵发性房颤一线治疗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
美国麦克马斯特大学CarlosMorillo博士在2012年心律学会科学会议上报告一项随访两年的随机临床试验表明,射频(RF)导管消融进行肺静脉隔离作为阵发性或者持续性房颤(AF)一线治疗不仅安全,并且在预防房颤(AF)复发上比标准抗心律失常药物( ...
-
2012.05.15ESH2012:关于高血压的争论
欧洲高血压协会2012年欧洲高血压会议上,一些专家发表的勇敢声明,承认了在高血压的研究领域仍有许多东西是未知的。他们认为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缺乏证据,比如不同人群降压的理想数值,并且认为应该为此进行许多新的实验。与此同时,由于治疗高血压的重担更多的 ...
-
2012.05.15Neurology :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正在下降
来自鹿特丹研究的新数据提示说,老年痴呆的发病率正在下降,这大概是因为预防性措施和更好的控制与治疗血管性风险因素。5月8日《神经病学》的报道上称,“虽然老年痴呆发病率的差异并不明显,但我们的研究表明,1990年到2005年间的老年痴呆发病率下降了。”荷 ...
-
-
2012.05.09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八)——2 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防治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空腹血糖和餐后2hPG升高,即使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也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相关。临床证据显示,严格的血糖控制对减少2 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及因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风险作用有限,特别是那些病程较长、年龄偏大 ...
-
2012.05.07特殊高血压类型:意义何在?
根据韦伯斯特词典,这些词如“欺骗性的”,“人为的”或者说“假的”用来表达错误或者欺骗等意思。这些词同样可以特指与某些实际情况不一致的高血压——一种错觉;在这个定义中隐含着正常或者良性预后。在争辩欺骗性的、人工的、假的或者假性高血压之前,首先应排除测量血压( ...
-
-
2012.05.07高脂血症的诊断及治疗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及早发现血脂异常并及时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冠心病及其等危症的发生率。血脂检查常用的有四个项目,包括血浆总胆固醇crc)、甘油三酯cr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般认为 ...
-
2012.05.07研究建议心脏手术时应同时外科治疗房颤
近日西北医学院发表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接受心脏手术的房颤患者和正常窦性心律患者相比,房颤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要低。数据同时也显示如果在心脏手术前外科成功治疗房颤,患者的生存率就和从未发生房颤的患者相当。来自NorthwesternMe ...
-
2012.05.06FDA批准帕唑帕尼用于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
2012年4月27日报道——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将帕唑帕尼(商品名Votrient)用于已接受过化疗的进展期软组织肉瘤患者的治疗。帕唑帕尼已经上市并用于进展期肾细胞癌的治疗。当2009年被批准后,它成为了第6种针对这一适应症的药物。在 ...
-
2012.05.03肥胖儿童将来罹患高血压和代谢类疾病的风险较高
在伦敦举行的欧盟国家高血压会议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肥胖儿童将来会有相当大的风险患有高血压和代谢类疾病。Lawrie Beilin 教授(西澳大利亚大学)的实验跟踪了1186个从出生到14岁的孩子。此期间,他们观测孩子们的肥胖程度,测量他们的血压。他们发现体重 ...
-
-
2012.05.03新的荟萃分析表明降压治疗ACE-I优于ARBs
一个新的荟萃分析显示,相对于使用其他降压药物治疗的对照组,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使得高血压病人的全因死亡率降低10%。LauraCvanVark博士(伊拉兹马斯医学中心,鹿特丹,荷兰)和同事在他们发布于2012年4月17日出版的欧洲心脏病杂志中 ...
-
-
2012.05.02剖宫产术后言语不清、意识障碍
qinying_608:一般情况:女性,26岁,汉族,已婚,河北省赵县人。主诉:发热3天,言语含糊、双上肢麻木2天,加重6小时。现病史:患者缘于入院3天前(2012-4-13)剖宫产术后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38.0℃之间,在当地医院输液抗感染处理,2天前突 ...
-
-
2012.04.28发热7天,头晕、头痛、视物成双及行走不稳2天
chengyiduohao:一般情况:女性,48岁。主诉:发热7天,头晕、头痛、视物成双及行走不稳2天。现病史:患者于2012年3月23日出现流清涕,轻度咽痛,声音略嘶哑,自测体温在37.5℃,未诊治。3月28日晨起患者自觉头晕伴有视物旋转及恶心呕吐,有饮水 ...
-
2012.04.27WCC2012:老年人中血压在正常高值者心血管风险减少
今天世界心脏病大会上提供了一项新的研究:随着年龄的增长,正常高值的血压是减少发生心血管疾病(CVD)和冠心病(CHD)事件危险的一个因素。这项历经9.3年多的研究监测了年龄在三十及三十岁以上共6273名参与者的血压情况,评估了不同血压分类的危险。结果 ...
-
-
2012.04.26痴呆患者的大脑微出血:一曲与众不同的咏叹调
2011年,研究者们用成像技术对痴呆患者大脑内微出血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凸显了如何利用脑叶出血情况显示淀粉样蛋白病理改变,并预测死亡率。另外,还发表了在进行抗淀粉样蛋白干预的临床试验中,研究对象的纳入与排除的新指南。重要进展痴呆病人脑叶微出血与淀粉 ...
-
2012.04.26ESC专家首推新型抗凝剂治疗AF但并未积极呼吁其用于ACS
在一份关于新型口服抗凝剂的“立场文件”中,一组来自欧洲社会心脏病学血栓形成分工作组的专家对使用该制剂治疗AF(心房颤动)表示很感兴趣,然而对其用于ACS(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却并不感冒。预防AF相关中风,专家首推阿哌沙班虽然作者们认为以下三种新药均具 ...
-
2012.04.25食用低脂乳制品可降低卒中风险
如果你吃低脂肪的乳制品,你可以降低中风的风险。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中风杂志上的瑞典的一项研究表明,喝低脂牛奶以及吃低脂酸奶和奶酪的人,患中风的风险低于食用全脂乳制品的人。在74961名45岁至83岁的成人中,吃低脂肪的乳制品的人与吃高脂肪的乳制品的 ...
-
2012.04.2534岁男性,无明显诱因咯血2小时
一般情况:男34岁主诉:咯血2小时现病史:因无明显诱因突然咯鲜红色血2小时, 总量约200 ml急诊入我院呼吸科。血压300/170 mmHg,予止血敏,止血芳酸,心痛定(10mg含服)治疗血压持续在240 ~ 260/140~157 mmHg后转入心内科。起病后无头痛、头晕恶心 ...
-
-
2012.04.25FDA对含阿利克仑的降压药提出新警告
2012年4月20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发布警告,称糖尿病患者或肾损害患者将含有阿利克仑的降压药物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联用时,可能带来风险。糖尿病患者被列为上述联合方案的禁忌证。此外,在药物标签 ...
-
2012.04.23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评估与管理
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82岁,上楼时跌倒后出现左髋部疼痛,次日发现左腿活动不便。4天后收入北京协和医院骨科。 既往史慢性胃炎40年,常有反酸症状;持续房颤10余年、未抗凝治疗。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吸烟40年,2包/天,已戒烟20年。平时未服用特殊药物。 入院诊断: ...
-
-
2012.04.21情绪低落6年、全身震颤2年
qinying_608:一般情况:患者,61岁,男性,退休教师,汉族,已婚,河北省人主诉:情绪低落6年,右上肢不自主活动4年,自觉全身震颤2年,加重1个月。现病史:患者自2006年3月起,自觉精神差,心烦,工作积极性下降,上课没意思,逐渐出现失眠加重,影响生活。 ...
-
-
2012.04.17体位性剧烈头痛的诊断
土蚂蚁:一33岁青年男性,因头痛4天入院。现一直在科室住院,治疗观察(2周)。自诉病前曾有“发热”的病史,但未测体温,有四肢酸痛,咽喉痛。很快转好。4天前开始出现头痛,起初中等程度,尚能忍受。当时至当地三甲门诊头颅CT未见异常,遂带对症口服药回家。次日开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