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酮不能改善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预后

2015-02-17 20:24 来源:丁香园 作者:幸福的味道
字体大小
- | +

美国每年有超过240万患者由于创伤性脑损伤(TBI)就诊、住院或死亡,约530万患者因TBI而致残,产生的花费约为765亿。严重TBI患者即使存活下来,仍需5-10年的强化治疗,且通常遗留明显残疾。尽管已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但尚没有药物显示可改善TBI的临床预后。

黄体酮是一种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合成的强效神经甾体类化合物,临床前期研究表明TBI早期注射黄体酮,能减轻脑水肿、减少神经元丢失及改善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两项单中心临床试验提示黄体酮可以减少TBI死亡率,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但尚无多中心RCT研究来证实黄体酮确切的治疗效果。

为此,来自美国的Wright教授等进行了一项大规模多中心对照研究,观察黄体酮对不同程度急性TBI患者的疗效。然而,遗憾的是,该研究结果未显示黄体酮可改善患者预后,研究发表于近期的NEJM杂志。

该研究纳入1140例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为4-12分的TBI患者,根据评分分为严重、中重度、中度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接受黄体酮静脉注射或安慰剂治疗组,在损伤发生后4小时开始治疗,持续治疗96小时。通过GOS-E量表来评估患者6个月内的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似,平均年龄为35岁,73.7%为男性,15.2%为黑人,平均损伤严重程度评分为24.4分。损伤最常见的机制为摩托车事故所致。与对照组相比,使用黄体酮治疗组患者在良好预后比例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黄体酮治疗组患者发生静脉炎或血栓性静脉炎的比例更高。在其他安全性结果方面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该研究未证实黄体酮疗效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损伤的异质性所致,其中存在很多混杂因素,包括患者个体特征(比如个体恢复能力)。总之,尽管TBI是世界范围内一种主要致残和致死性疾病之一,然而该项名为PROTECT的III期临床研究并未证实黄体酮可改善急性TBI患者的预后。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刘卓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