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公开课:磁共振颅内动脉管壁成像技术

2015.08.12 丁香公开课:磁共振颅内动脉管壁成像技术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HRMRI)能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的管壁结构 ,弥补常规 MRA 技术的不足,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副教授李明利带给我们的《磁共振颅内动脉管壁成像技术——检查方案及成像参数》旨在探讨 HRMRI 技术评价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

丁香公开课:颅内动脉狭窄高分辨核磁技术新进展

2015.08.06 丁香公开课:颅内动脉狭窄高分辨核磁技术新进展

颅内动脉狭窄作为缺血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因,具有较高卒中复发率和致残率。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能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的管壁结构 ,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副教授徐蔚海将就颅内动脉狭窄的高分辨核磁技术的研究进展和成像方法为我们进行详细阐述。

抑郁、焦虑和疼痛:本是同根生 还是殊途同归?

2015.07.29 抑郁、焦虑和疼痛:本是同根生 还是殊途同归?

NEJM 研究表明,有 69% 的抑郁症患者仅以躯体不适症状为主诉,43% 的患者合并有慢性疼痛。与此类似,仅有 13% 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以焦虑情绪为主诉。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精神病学专家 Johan A. den Boer 教授,将从神经生物学表现和治疗角度为大家深入解读抑郁,焦虑和疼痛的关系。

抑郁症伴焦虑症状患者的治疗现状与优化

2015.07.28 抑郁症伴焦虑症状患者的治疗现状与优化

焦虑症状是抑郁症最常见的伴随表现。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治疗反应往往不佳,且早期更容易复发,自杀风险也相对较高。会议特邀汪凯和曹学兵教授共讨更优的治疗方案。

精神分裂症的长期用药选择

2015.07.21 精神分裂症的长期用药选择

精神分裂症的自然病程可长达 50 年。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王立伟教授和陈俊博士,与大家一起讨论精神分裂症长期用药的评估指标和药物选择。

聚焦抗抑郁药物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2015.07.14 聚焦抗抑郁药物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抗抑郁药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次会议将从抗抑郁药的受体亲和力、总体耐受性及适用人群等不同角度来全方位解读用药安全性问题。

从躯体症状改善谈抑郁症的规范化治疗

2015.06.19 从躯体症状改善谈抑郁症的规范化治疗

92%抑郁障碍(MDD)患者均存在躯体不适症状。彭淼教授将为大家重点介绍抑郁症伴躯体症状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和度洛西汀在改善抑郁及躯体不适症状方面的应用。

精神障碍患者急诊管理

2015.06.16 精神障碍患者急诊管理

精神障碍患者突然发病,或病情发生急剧变化,危及自身或他人安全时,医务人员该如何迅速采取有效紧急处理措施?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刘微波博士为您详细讲解。

新型抗抑郁药不断研发  氟西汀探索到新作用

2015.06.12 新型抗抑郁药不断研发 氟西汀探索到新作用

药物治疗仍是抑郁症的首选治疗方案,抗抑郁药等新药研发如火如荼,同时氟西汀等经典药物的新作用机制被不断发现和认同;另外,抑郁症低动力症状越来越受到重视。

卒中伴抑郁患者的识别和治疗策略

2015.06.10 卒中伴抑郁患者的识别和治疗策略

卒中伴抑郁的患病率高达 33%,且抑郁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抑郁可显著损伤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延长病程,增加死亡风险,严重影响患者康复,但其漏诊率竟高达70%。

上一页 1 2 3 ... 6 7 8 ... 23 24 25 下一页 到第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