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1一场溶栓治疗时间窗引发的争议

近期,在JAMA杂志发表了一篇有关3-4.5小时内急性卒中患者溶栓治疗获益的meta分析;而对这篇文章,不同的读者却有不同的看法。且看这场溶栓引发的争议。

2015.08.21太田痣相关性小脑脑膜黑色素细胞瘤 1 例

近日,中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陈教授等人发表了一篇关于太田痣相关性小脑脑膜黑色素细胞瘤的病例报道,刊登在最新一期的Neurology杂志上。

2015.08.20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越早越好

治疗延迟、年龄以及卒中严重程度是否影响AIS患者t-PA治疗效果?来自意大利罗马大学的Lorenzano博士对此进行了探讨,该研究结果发表于Evidence-Based Medicine杂志。

2015.08.20徐蔚海教授:卒中患者血压管理

徐蔚海教授:卒中患者血压管理。

2015.08.17急性卒中:关注血压是否平稳更重要

近期一项研究表明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或颅内出血发生早期检测到的较大的血压变异性与长期功能预后较差相关。尤其是在进行了溶栓治疗的患者中可能与颅内出血风险相关。

2015.08.14大脑控制功能性电刺激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

脑机接口-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案。如果在未来的研究证实该治疗能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步行功能的话,那么对步行功能严重受损的脑卒中患者而言,这将成为一种新的步行康复手段。

2015.08.14早期缺血性脑卒中 CT 影象学表现

CT 扫描是常规、最重要的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性检查手段。对于出血性脑血管病的 CT 表现大家肯定很熟练了,但至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 CT 影像学表现……

2015.08.12隐源性卒中患者的评估 不容忽视

该研究结论认为,尽管与其他卒中患者相比,隐源性事件的患者卒中复发率较低,动脉粥样硬化和心源性栓塞相关指标也较低,但隐源性TIA和卒中的临床负担是十分严重的。

2015.08.10脑卒中患者不同脑区的抑制可预测上肢运动功能恢复

偏瘫侧上肢肌肉的半球内抑制和皮层下抑制以不同的形式与运动恢复相关。半球内抑制意味着预后更差,而肌肉特异性的皮层下抑制则与运动功能恢复良好相关。

2015.08.07神经科临床思维养成:突发肢体无力伴眼肌麻痹

近期Neurology杂志发表了一例由美国斯坦福大学Schreck教授等报道的病例,患者主要表现为突发的肢体无力,眼肌面肌麻痹以及呼吸困难;应如何考虑诊断和治疗呢?

上一页 1 2 3 ... 59 60 61 ... 98 99 100 下一页 到第

基本概念


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包括颅内和颅外动脉、静脉及静脉窦的疾病,但以动脉疾病为多见。高血压、动脉硬化为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故多见于中老年人。根据其病理变化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

更多>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