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尽早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2016.01.30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尽早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该研究显示,再出血导致死亡的减少是 SAH 患者院内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这可能是由于及早对动脉瘤进行治疗的结果,其强调了需要对动脉瘤进行早期治疗。

吴伟教授谈卒中急性期血管内治疗的应用

2016.01.30吴伟教授谈卒中急性期血管内治疗的应用

2016 年 1 月 23 日,在 2016 年神经病学时间系列活动——「卒中时间」(济南站)会议现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吴伟教授分享了两例关于急性卒中早期介入治疗的病例,并接受了丁香园的提问。

杜万良博士谈脑卒中侧支循环的特点和评估策略

2016.01.30杜万良博士谈脑卒中侧支循环的特点和评估策略

2016年 1月 23日,在 2016年神经病学时间系列活动——「卒中时间」(济南站)会议现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杜万良博士接受了丁香园的采访。

楼敏教授谈脑出血点征的临床应用

2016.01.28楼敏教授谈脑出血点征的临床应用

2016 年 1 月 23 日,在 2016 年神经病学时间系列活动——「卒中时间」(济南站)会议现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楼敏教授分享了脑出血点征的话题,并接受了丁香园的提问。

徐蔚海教授谈青年卒中诊疗及 2016 年卒中时间等论坛特点

2016.01.26徐蔚海教授谈青年卒中诊疗及 2016 年卒中时间等论坛特点

2016 年 1 月 23 日,在 2016 年神经病学时间系列活动——「卒中时间」(济南站)会议现场,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徐蔚海副教授接受了丁香园的采访。

急性缺血性卒中颅内血管重构有望诊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2016.01.25急性缺血性卒中颅内血管重构有望诊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颅内动脉可发生重构,未来可能不一定必需血管造影来诊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动脉重构有助于深入了解脑卒中风险。

早产新生儿卒中显示独特皮层损伤类型

2016.01.25早产新生儿卒中显示独特皮层损伤类型

近期来自荷兰的学者Niek等报道了一种独特的围产期动脉缺血性卒中的损伤类型,早产的新生儿出现大脑中动脉卒中,可出现皮层完全或部分不受累,发表在近期的Stroke杂志中。

急性缺血性卒中:开颅搭桥或取栓落伍了吗?

2016.01.23急性缺血性卒中:开颅搭桥或取栓落伍了吗?

为了评价显微外科血运重建治疗前循环缺血的进展性卒中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来自日本的团队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结果发表在 World Neurosurgery 杂志上。

2016 「卒中时间」精品学术会议召开

2016.01.232016 「卒中时间」精品学术会议召开

1 月 23 日的济南,雪花飘飘,由丁香园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协办的「神经病学时间·卒中时间」精品学术活动如期举行。

2016 AHA/ASA rt-PA 静脉溶栓标准更新

2016.01.222016 AHA/ASA rt-PA 静脉溶栓标准更新

勃林医学院卒中学院诚挚地邀请您参加于2016年1月25日的培训课程!勃林医学院卒中学院(BlMl Stroke Academy)是一所由国内一流医学专家和学者组成的培训学院,为一线...

上一页 1 2 3 ... 47 48 49 ... 98 99 100 下一页 到第

基本概念


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包括颅内和颅外动脉、静脉及静脉窦的疾病,但以动脉疾病为多见。高血压、动脉硬化为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故多见于中老年人。根据其病理变化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

更多>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