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02.13王拥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概念和早期抗栓
ABCD评分系统-24ABCD3与卒中复发风险-23ASA alone for remainder of first 3 months-31ABCD评分系统-22MTACH的亚组分析显示在卒中发病1周内给予联合治疗有获益趋势,可使致残性或非致死性卒中相对风险降低17%-37 ...
-
-
2013.02.13宿英英:重症神经疾病监测与治疗
MODS新概念-4MODS临床判断-14MODS新概念-3MODS新概念-5多器官功能衰竭-13表1 两组脑外器官功能损伤率的比较-22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9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0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2观察指标-20急 ...
-
2013.02.02内皮素-1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卒中类型,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SAH后的一种重要并发症。
-
-
2013.02.01霍勇:一级预防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占有重要地位
6464);"本次论坛首先体现了一种社会责任感。尽管这种学术平台也有很多,但怎样把这种学术平台办得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尤其是能够推动心血管防治观念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
-
2013.02.01孙宁玲:高血压的标准治疗应该包括ABCD四个环节
丁香园专访孙宁玲教授 丁香园通讯员:本届拜耳中国心血管疾病论坛这样一个面向心血管医师,关注整体心血管领域最新动态的论坛有何意义?您对这一平台有什么样的期望,希望参会医师从中学到些什么? 孙宁玲:这次的论坛主要还是考虑到整个全方位的心血管疾病管理,心血管疾 ...
-
-
2013.01.23蛛网膜下腔出血恢复期再发脑卒中及死亡风险增高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年脑血管病死亡风险明显高于人群有研究发现,卒中史本身就是卒中的高危因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存在再出血与继发性缺血风险。为了评估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存活1年的患者其长期病因特异的死亡率和比值比,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医院神经外科的Mi ...
-
-
2013.01.09内源性神经保护剂肌肽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安全有效
短暂性模型中,肌肽表现出脑神经保护作用目前急性缺血的治疗药物时间窗较短,引起脑出血的副作用较大,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为了研究新的高效、治疗时间窗宽、毒性小的卒中治疗药物,美国密歇根大学脑血管病和神经与眼科系的Ok-Nam Bae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 ...
-
-
2012.12.27ACE2缺乏和氧化应激在老龄脑血管功能障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血管紧张素II产生氧化应激和脑动脉内皮功能不全,血管紧张素II的I型受体可能在寿命及血管衰老中起到作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型(ACE2)将血管紧张素II转化为血管紧张素(1-7),并可对血管紧张素II的效应起保护作用。
-
-
2012.12.13女性适度步行可以降低脑血管疾病风险
女性适度体力活动能够降低卒中风险检验体力活动(PA)和脑血管疾病(CVDs)之间相关性的大范围前瞻性流行病学数据很少,特别是在欧洲。为了评估成年人不同水平体力活动下的脑血管病风险,西班牙穆尔西亚地区卫生委员会流行病学部的José Mar&i ...
-
-
2012.12.10基于“金桥计划”的风险预测模型能够准确预测院内死亡率
预测结果与观测结果高度相关为规范脑血管病急性期诊疗技术和医疗质量评价,落实指南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国家科技部、卫生部在“十二五”期间委托北京天坛医院开展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金桥工程”。
- os
- 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