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源性卒中和潜在性房颤

2014.07.13隐源性卒中和潜在性房颤

缺血性卒中是最常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之一,而房颤是导致隐源性卒中的常见原因。本研究探讨了如何在卒中患者中更有效地检测出可能的房颤,便于制定临床策略

Newman 博士的笔记—盐摄入量与卒中、心脏病死亡率的研究探讨

2014.07.10Newman 博士的笔记—盐摄入量与卒中、心脏病死亡率的研究探讨

虽然一项英国的研究认为减少饮食中盐份的摄入可以降低卒中和心脏病死亡率;但因为在该研究时间点的前后,卒中和心脏病的死亡率一直都是持续下降的,且下降的速率未变。

利伐沙班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2014.07.08利伐沙班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是卒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药物治疗仅限于肝素和口服的维生素K拮抗剂。

踝臂脉搏波速率可预测急性卒中患者功能预后

2014.07.07踝臂脉搏波速率可预测急性卒中患者功能预后

来自韩国Ji Hoe Heo等学者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研究baPWV是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预后具有预测价值,该研究发现baPWV对于急性脑梗死后功能预测具有独立的预后价值。

卒中高危人群的发病率下降

2014.07.07卒中高危人群的发病率下降

Herzog博士等分析了19年间卒中发病率变化趋势,并着重针对高危患者,研究结果显示缺血性卒中发病率随着华法林使用增加而呈下降趋势。

隐源性卒中患者的心律监测模式

2014.07.02隐源性卒中患者的心律监测模式

近日发表于NEJM杂志上的两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现如今,长期心律监测应该纳入隐源性卒中患者标准护理治疗的一部分。因为经过长期监测,可以捕捉到先前遗漏的房颤。

院前卒中量表对急性卒中预测能力的评估

2014.07.01院前卒中量表对急性卒中预测能力的评估

本文通过对不同院前卒中量表的评估一文进行评论与分析,结果显示LAPSS有更好的工作特性并且最可靠;另外作者试图找出能够确保患者在“黄金时间”内接受治疗的方法。

机械取栓术致颅内动脉出现类动脉炎样表现

2014.06.30机械取栓术致颅内动脉出现类动脉炎样表现

最近一项研究发现,与单纯内科治疗患者相比,机械取栓术治疗患者动脉壁增厚强化,类似于原发性动脉炎的表现。该研究发表于最新一期的《Stroke》杂志中。

卒中患者存在种族差异

2014.06.30卒中患者存在种族差异

研究发现,近年来南卡罗来纳州的卒中住院率在较年轻的(

ASCP2014:EPO或可改善重度心境障碍患者认知功能

2014.06.29ASCP2014:EPO或可改善重度心境障碍患者认知功能

一项呈现于2014年的美国临床精神药理学年会上的研究结果表明,针对重度心境障碍患者,EPO可促进海马生长,改善其认知功能。

上一页 1 2 3 ... 93 94 95 ... 98 99 100 下一页 到第

基本概念


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包括颅内和颅外动脉、静脉及静脉窦的疾病,但以动脉疾病为多见。高血压、动脉硬化为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故多见于中老年人。根据其病理变化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

更多>

  • App下载